女人湯圓
第一次聽說“女人湯圓”時,聯想到的便是女人做得精致,像湯圓一樣細膩圓滑,惹人喜愛。聽過一些解釋後,也知道原來廣東話中的“女人湯圓”是用來形容男人的,指那類對女人癡情的人。“湯圓”一詞做動詞解,指像糯米粉粘著餡一般地纏綿。
雀仔園的一位中醫被稱為“女人湯圓”。據說這位中醫看病時,經常海闊天空地聊天,一邊把脈一邊說笑,所以格外受歡迎。因他的熟客大多是女性,所以時間長了,他就得了個“女人湯圓”的稱號。
這種把“女人湯圓”和“中醫師”聯繫在一起的解釋,倒讓我想到了一個澳門的民間故事,講的便是中醫師的由來。很久以前,一個貧窮的孩子為了照顧病重的母親,跑去偷水果。他逃跑的時候,被石頭絆倒,血流不止,加上肚子也餓,就隨便抓了一些草吃了。奇怪的是,吃了草後,血也止了,元氣也恢復了。後來,他就琢磨這些草的功效,拿來治病救人,就成了中醫。
從這個民間故事來看,“女人湯圓”和“中醫師”聯繫在一起倒別有意義, 這裡的“湯圓”不再與“纏綿”、“癡情”相關聯了,倒是在褒獎中醫師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