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裡的紳士 (Saturday, 12:30pm-2pm)
日麗餐廳喝茶。孩子喜歡餐廳的舞台,以前曾試過在舞台上表演,一手做拿麥克風狀,邊走邊唱“賣報歌”。他吃飯的時候並不安寧,時不時地跑到舞台上蹦蹦跳跳。只聽得舞台邊“砰”的一聲,孩子從舞台上下來的時候與送餐碟的侍應生撞了一下。這一撞有驚無險,孩子沒有摔倒,碟子也沒有跌落地。只見孩子驚慌地抬起頭,似笑非笑地咧著嘴講“I’m sorry…”,霎那間,嘴禁不住咧大再收回再咧大,兩粒大大的淚珠滾落下來。這一場景,侍應生竟一時語塞,不知如何開口。孩子此時身體漸漸退向奶奶,滿是淚珠的眼睛投向侍應生,一邊講“I’m sorry”,一邊按著額頭,任眼淚在眼睛裡打轉,也沒有哭出一聲。我向侍應生了解了情況,孩子只是撞在了塑料托盤的邊角,應該沒有什麼大礙。餐廳經理和其他服務員走過來,表示歉意,送來一些冰塊。我曉得這不過是個意外,誰也沒有責怪,一邊表揚孩子的勇敢行為,一邊幫他在額頭敷好冰塊。一場小意外在一團和氣中結束了,孩子很快就忘記了撞頭的痛處,還有興趣地玩起了冰塊。
孩子這種緊急關頭的表現讓我對他有了重新的認識。
咖啡館的休閒(Sunday, 12pm-2pm)
音樂欣賞課後,孩子提出到咖啡館休息的要求。MGM剛好在回家的路上,於是便去天幕廣場坐坐。那裡正為第二天模特表演試音,我們受不了刺耳的音響,於是移步去了大堂右翼的咖啡廳。孩子喜歡那裡玲瓏多姿的糕點,小手指來點去,拿不定主意。但幾款蛋糕裡均用酒調配,孩子聽後便放棄了吃蛋糕的念頭,轉而要了兩個面點和一杯橙汁作午餐。講普通話的服務員很熱情,拿了幾塊糧給孩子,不時地問長問短,笑容可掬。孩子有人照顧,我也樂得喝茶休息,偶爾看看他無邪的笑容,心頭甜得很。
圖書館的自在(Sunday, 4:30pm – 6:30pm)
孩子在圖書館已有熟悉的圖書和地盤。他一進圖書室就直奔沙發旁的書架,抽出一本本堆土機,消防車和快速列車的插圖本,一頁一頁翻看。看過又抽出企鵝、長頸鹿的知識圖書囫圇吞棗。旁邊的幾個大一些的孩子,手裡捧著多拉A夢的漫畫書,看得饒有興趣。我呢,翻了翻有關兒童歌劇的父母導讀書,倒也愜意。
威尼斯人的誘惑 (Sunday, 8pm – 9pm)
“媽媽,我想快快樂樂的,你可以和我一樣騎馬嗎?”孩子將威尼斯的購物廊將成體育場,要求我與他一起學騎馬跑。
“媽媽,他們曾經給過我棒棒糖。”孩子指著那些穿歌劇服裝的外國人。是的,有一次孩子主動與他們打招呼,其中一人高興得便將手中的棒棒糖給了孩子。從那以後,孩子一看到他們,就想到棒棒糖。
冰激淋櫃台,一個媽媽和幾個孩子試冰激淋。唯正走近,也趴在冰激淋櫃上,眼巴巴地看著那幾個小孩子將小勺的冰激淋放入口中。孩子沒有直接向我提出請求,我不給他買冰激淋的想法卻有所動搖。我也向服務員要求試嘗芒果味道的冰激淋,將小勺的冰激淋給了孩子。孩子很雀躍,小口品味著,像吃了什麼美味佳餚。末了,小勺子空了,孩子抬頭,“媽媽,我可以吃那個綠色的嗎?”我拒絕了孩子這個直接的要求,“把機會留給下次吧!”孩子聽了,沒有覺得可惜,而是蹦蹦跳跳地走開了。
經過see’s candies, 孩子再次拉著我的手,牽強地托著我進店。我於是聲明,“講好了,媽媽什麼都不買的。”孩子看著玻璃櫥的各式巧克力,沒敢向我要求。碰巧,這家店在做促銷,員工遞給我和孩子一人一塊巧克力。孩子講了聲“謝謝”,興奮地接了過去。他一邊吃著巧克力,一邊不解地問,“媽媽,你不給我買,為什麼姐姐給我買糖?”擔心孩子會有種不勞而獲的思想,我解釋道,“姐姐給你糖是因為姐姐看你很乖,所以就獎勵你。她不會天天獎勵你的!”
孩子心滿意足地走出了威尼斯人,而我卻有些惴惴不安,“免費”讓我得來的一點都不心安理得:這種誘惑不知不覺地將人纏入對物質的追求中,孩子從小就在這種環境中長大,會不會成為物質主義者?
1 則留言:
你帶他玩的地方, 不是高級餐廳酒店就是大型商場... 很難不被纏入物質的引誘啊... v_v"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