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八時,花城公園,兒童游樂園的花圃。
孩子半蹲著,指著一個僅有拇指大小的青蛙,輕聲喊道,“baby,baby青蛙!”那是一只小小的泥土色青蛙,如果不是它在跳動,它的保護色讓我幾乎認為那是泥巴。小青蛙向花圃的燈柱方向跳去。唯正躡手躡腳地跟著,突然回頭大叫,“媽咪,青蛙媽咪還呢度啊!”順聲望去,果真,一只大如手掌的青蛙端坐在燈柱腳,神情自若,仿佛在自家公園裡歎閑。
“那baby青蛙爸爸在哪裡呢?”孩子對於這個發現略有不滿。於是便繞著燈柱在草叢裡仔細尋找。
我對此是不寄予什麼希望的,於是只觀察baby青蛙與青蛙媽媽的互助。青蛙媽媽依舊對於周圍的噪音無動於衷,靜靜地等待孩子的歸來。我默想,如果baby青蛙遇到了困難,這個媽媽反應會不會很遲鈍呢?
就在此時,孩子那邊傳來了聲音,“這裡有青蛙爸爸!”孩子的這一發現讓我有些意外。順聲走過,在燈柱背光的角落,也就是青蛙媽媽的右下角最為昏暗的地方,又是一只大如手掌的青蛙。這只青蛙的肚子一鼓一鼓地,一副隨時攻擊的架勢。難怪青蛙媽媽那麼神閑氣定,他們的保護神就在暗中,時刻地准備著。
孩子為找到baby青蛙的家人而雀躍不已。像是完成了一項任務,孩子蹦跳地走開,繼續他在公園的其他活動。
這是我第一次發現青蛙一家親的情形。
2 則留言:
有趣有趣!澳大的草叢裡最近也經常有青蛙出沒呢!
對, 上一次就在圖書館附近路上見到一塊曬乾了的青鞋扒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