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2008

《白色上的白色》

“谁偷走了我的睡眠,挥霍我的心。”

詩歌比賽曲終人散。《你是人間四月天》的朗誦遠遠不是我期待的效果,似乎配音的維瓦爾帝的《春》倒來得千回百轉。想必這首錄給他們的《四月天》他們是不珍惜的,念著念著給念笑了,我的天跟著灰了。看了下台下的同事,也是一樣的苦笑。前兩天一直幫助他們糾音的努力是白費的了?事後,有學生兩次向我道歉,我聽不得解釋,總是會諒解他們的。不能諒解的,是自己那份就此糾纏的心情。

《明月幾時有》這首歌倒是表演得很好。開始的時候,吉他手安烈與歌手陸美知和羅菲沒產生默契,大家自動哄了一下,倒也挑出了氣氛。之後,我稱為“百靈鳥”的兩個學生便有模有樣地將整首歌一鼓作氣地完成了,連最難的“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唱得都一調不差。我心裡暗著合拍,台下有共鳴。表演結束後,李老問,學生們唱得有些搖滾風格,是不是我教的。歌是我教的,風格是種潛移默化的東西,不是這兩個星期我能教會的。不過,這是我聽到的最好的評語。於是,很想教他們唱《甜蜜蜜》。據說,北京的搖滾樂隊,為了紀念鄧麗君,將她所有的歌都演繹了搖滾風格。我很想聽聽學生版的搖滾《甜蜜蜜》。

上《茶與中國文化》課,兩個“百靈鳥”沒來外,其他的學生都齊了,有的還沒吃早餐,連忙把Maria餅干給他們遞過去,費事品茶的時候再胃痛。學生們看到家鄉的餅干都笑了,都是大二的學生了,個個孩子似的一邊嚼餅干,一邊做測驗題,聽著簫管樂《枉凝眉》。《紅》的第四十一回妙玉談品茗這段文字,無論如何是要讓他們了解的。茶好,品茶的人有些牛吃牡丹,吃茶點的時候尤甚,滿口的綠茶南瓜子,最後連收點心的袋子都被女孩子(藍潔心)藏到包裡去了,被問及的時候,她那一臉尷尬又歡喜的笑容,倒是討人喜歡。這幾個收放茶點的白底金絲小袋子是我精心准備的,看來她們是喜歡的。還有女孩子迫不及待地問哪裡可以買到紅酒中式服裝套?說他們是孩子,一點不假,在我面前絲毫不掩飾喜怒哀樂,心直口快,雖然年齡相差不幾。我連忙打住,到底我們是在品茶,一切瑣碎的事,待到課後解決。這些“形式大於內容”的學生們,殊不知,幾位教文化課的老師也都有這些“買櫝還珠”情節。

聽說,一眾學生在討論我的年齡。於是,帶上一包godiva的朱古力,凡是猜大了實際年齡的,一律無朱古力,相反,則有口福了。一個學生(羅菲)一邊大嚼,一邊邁著闊步走向教室門大,回頭一個壞笑,“我猜你三十七歲,”氣得我直笑。其實年齡大小又何妨呢,總有一天我會四十,五十,六十的,那時定會記得今天的這個玩笑。

講中國神話故事的時候,印了一些女媧與伏羲的圖片給學生。那女媧倒是特別,上身為人,下身為蛇。陸美知定是喜歡這些圖片,不知從哪弄來了小剪刀,貼著圖片剪下女媧,粘在本子的第一頁上。這一幕恰好被當老師的我看到了,立感責任在身,以後的准備工作要同樣努力了。

2 則留言:

Lady Hilda 說...

學生總是對老師的年齡很感興趣...我也不知道被問過多少次了...不過他們猜的通常是比我實際年齡的少...呵呵呵~~~

Lapinbleue 說...

事後,與羅菲談到錯過了這次喝茶的經歷後,她臉“騰”地就紅了。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有Anglo-Saxon血統的女孩害羞,閉著嘴笑,仿佛很無辜似的。

這些零星的記憶,像一幅幅圖畫,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