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2009

救世軍捐贈

從朋友處得知,救世軍今天在花城公園回收舊衣物、鞋子給一些有需要的人。昨晚將孩子小時候的冬衣找出來,整理了一番。一些只穿過一兩次的羽絨衣,一些別人贈送的還沒穿就小了的棉衣,一些還帶有標簽的嶄新毛衣,都放入了回收的口袋裡,不一會兒,就整理出兩個袋子。這些“過剩”的必需品偏偏積攢了這麼多。生存在消費時代的孩子,在什麼都唾手可得的時候,“節儉”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這一問題上,父母是脫離不了干係的。

但凡有些污漬,有點發黃,變了形的衣衫,送給別人總是不合適的。可收拾這類衣物的過程倒偏偏充滿樂趣,能拾起一串串的美好回憶。一件有小象圖案的毛衣,小得只有手帕那麼大。大象的鼻子上留有些奶漬,那是孩子一邊喝奶,一邊從嘴角漏下來的。拿起聞一聞,已經不是吃奶孩子身上那種特有的奶香味道了,而是儲衣櫃裡力士香皂的玉蘭花味道;一件中式棉襖,孩子曾穿著它,戴個小瓜皮帽,四處去拜年收紅包。那時候,他還肯照著媽媽的意願穿衣服,與媽媽的衣服“相映成趣”,像個媽媽的小侍從。雖然現在這個特立獨行的“霸王龍”有現在的好,穿衣打扮不再跟隨媽媽了。這是遲早的事,不過在唯正身上,五歲就發生了。將這些衣物重新整理好,放回櫃桶,標上ex-libris的字樣,留給孩子的孩子看。

如此說來,“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今天不太適用。

4 則留言:

Lady Hilda 說...

我也有捐贈過幾次呢! 每次收拾衣服的時候, 都覺得自己好浪費.

Lapinbleue 說...

喜歡澳門這種捐贈的形式,讓“送”和“收”的人都能反省。

匿名 說...

我妈每年都会收拾旧衣,总爱把我小时候穿过的衣服拿出来给我看,感觉好不真实啊,那么小~~哈哈

Lapinbleue 說...

“不真實”的感覺,挺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