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熊一家》的故事。
“很久以前,我也犯過同樣的錯誤,吃過不少苦頭。”熊爺爺對小熊講。
“‘很久以前’是多久以前呢?”唯正問。
小熊沒有問的問題,唯正總是有很多。所以,成人寫的故事還是讓孩子們糊塗。
“那他為什麼吃‘骨頭’呢?”
“不是‘骨頭’,是‘苦頭’”。
“那‘苦頭’是什麼滋味的?”
“是苦的。”
2)唯正成立“拯救地球挖掘恐龍俱樂部”,嚷嚷著召集小朋友成員。
3)“哦,不!”孩子叫到。電梯門打開又關上了。
英語的這種口頭禪在影響孩子的中文表達。
4)“媽媽,我不能再看電視了?”孩子問。
他是故意的。他本可以問,“媽媽,我可以看電視嗎?”通常這種情況下,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於是,他有意識地顯得很委屈地提出了上述要求。
我總是不忍心回絕他。於是,他得逞了。
5)“媽媽,真的很抱歉。”唯正一看到我就這樣講。
還沒等他說出下一句,我心裡已經有了十萬個寬恕了。
6)“媽媽,書上說‘鯊齒龍是侏羅紀’的”?唯正在以有限的詞匯讀書,總會出現斷章取義的情況。“書上說‘鯊齒龍是侏羅紀異特龍的近親’”。我讀完一句話。
“媽媽,‘近親’是什麼意思?”
“就是同一個種屬,或者說,一個是表哥,一個是表弟。”
唯正聽了特高興,“太好了,大的是表哥,小的是表弟,那迅猛龍可以是表姐。最大的暴龍就做爸爸吧。”
2 則留言:
Hello! 我從Y.Blog搬過來Blogsopt了,地方舒服多,請多多指教呀! ^.^
好久沒讀到唯正跟你的有趣對話了. ^_^ 嘻嘻~~
"媽媽, 那還有沒有甜頭, 咸頭和酸頭呢?"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