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2010

鞋子

從caravela咖啡廳到辦公室幾分鍾的路程裡,我又壞了一雙鞋子。

這不是什麼新鮮的經驗,家裡鞋柜裡有一半是在路上走壞的鞋子,因為只有跟部損壞,整個鞋身和皮質還是好的,所以捨不得扔掉,於是每到清理鞋柜的時候就它們就一層層地圍著廳,呈圓周形分散列開,而且還有輻射的趨勢。這與我穿高跟鞋走路的姿勢有一定關係,我走路時,兩只腳平行交錯時,一只腳總是不經意地去蹭另一只腳的內側,所以幾天下來,鞋子的內側就出現了一些劃痕。

但這不是主要原因,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就知道了。從北京到澳門,我的走路習慣沒有變,但在澳門鞋子的消耗程度卻與日俱增。經常是劃痕還未出現的時候,鞋子就壞掉了。罪魁禍首便是葡式碎石路上的碎石。高跟鞋的鞋跟有時被鉗在碎石縫中,撥出來時,包裹鞋跟的那層細緻的皮革就已傷痕纍纍。如果走路足夠小心的話,當然也能避免這種尷尬的事情發生,可總看地面上縱橫交錯的石子,鞋子避免了陷阱,眼睛卻累個不行。再者,鞋跟上的那層釘皮也總是磨歪,如果不及時修理的話,走到辦公室的地板上,就會摔跟頭。可平均每兩個星期修一次,幾次下來,修理費就足以買上一雙新鞋子了。與其修理,不如再體驗一次購物的樂趣。而且,從此買高跟鞋也多了些考慮,每次都會盯著鞋跟看上半天,一定要選擇極為結實硬朗型的跟,穿上後嘗試一次摔倒時的狀態。好在今年大興松高鞋,粗大厚重的跟底剛好可以覆蓋一塊碎石,被後者磨損的機率小了很多。

這些瑣碎的事我一直都清楚,卻也沒太當回事。可今天,大概是因為在caravela喝了一杯葡式咖啡,從咖啡館出來到辦公室的幾分鍾裡,腦袋不停地運作,總到找些東西來思考,於是便把鞋子當上一回事仔細地想了一下,甚至還想到為什麼很多女性選擇穿休閒運動鞋,為何水坑尾一條小街有四五家運動鞋店,甚至還扯上了這幾年的衣食住行問題等等無聊的事情。

看來,下次的早餐不能在caravela吃了,或者不要在那裡喝咖啡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