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域
下周孩子考試,整個週末都在幫他溫習功課。
上午複習語文。語文還算有趣,字詞、標點、句型還算是基本功的訓練,偶爾出現“勿品”(物品),“拿子”(拿了)這樣的錯誤權當是個教育的契機。語文課以普通話教學,明顯孩子的語域高些,有時甚至說出的話,讓人忍俊不禁,如講到“為什麼”的時候,他會說“為何?”
下午複習常識。把常識當成一門學科來學的時候,照本宣科過於死板,為了避免孩子學得無趣,於是複習以問答的形式進行。問問孩子在班級裹上課和遊戲的情形。這打開了孩子的話匣子,他甚至還分享了一次上課和同學打架的事。他講的那口流裡流氣的廣東話,帶著點賴皮的語氣,這與之前用普通話文縐縐的樣子判若兩人。
賴皮
溫習功課時間長了,中間休息的時候孩子開始耍賴皮了。躺在地下非讓媽媽拉他起身。媽媽把他拉起身之後,他又借勢向前趴倒,讓媽媽把他從後面抱起。不僅如此,每次他還提出技術要求,要先把頭部先拎起,不得觸碰其他部位,否則算違規。媽媽費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這個四十幾斤的大肉娃拉起、抱起。他又要媽媽把他抱到窗台上,把腿放在凳子上,按照一定姿式擺好。待所有要求滿足後,這才狡猾地一笑。
勇敢的“悟空”
等人無聊的時候,唯正拿著金箍棒在COD門外的廣場上玩耍。為了防止媽媽走開,他用金箍棒在媽媽的周圍畫了一個圈。媽媽為了防止他跑遠,威脅說要念緊箍咒。孩子一面耍金箍棒,一面來了個騰雲駕霧,但腳下一滑,棒飛到身後,他坐了一個大屁蹲兒,不過摔倒的動作還很瀟灑。孩子面不改色,起身拿起金箍棒,又是一通棒法。周圍的人直講very nice,媽媽則不動聲色,看孩子是如何自我調節的。這通棒法打完, 孩子面露難色,走到媽媽身後,扭捏個不成,又坐在媽媽大腿上,摟著媽媽的脖子,難過地齜開了牙。媽媽曉得他是摔痛了。果真,孩子一掀衣服,腰部有一塊地方蹭破了皮。“我受傷了!”孩子委屈地說,“我不能把手放下走路了,兩只胳膊都舉起來好了!”說著便舉起手,一副松鼠的樣子。媽媽被逗笑了,他也笑了,兩只眼睛變成了彎彎的月牙兒。
下周孩子考試,整個週末都在幫他溫習功課。
上午複習語文。語文還算有趣,字詞、標點、句型還算是基本功的訓練,偶爾出現“勿品”(物品),“拿子”(拿了)這樣的錯誤權當是個教育的契機。語文課以普通話教學,明顯孩子的語域高些,有時甚至說出的話,讓人忍俊不禁,如講到“為什麼”的時候,他會說“為何?”
下午複習常識。把常識當成一門學科來學的時候,照本宣科過於死板,為了避免孩子學得無趣,於是複習以問答的形式進行。問問孩子在班級裹上課和遊戲的情形。這打開了孩子的話匣子,他甚至還分享了一次上課和同學打架的事。他講的那口流裡流氣的廣東話,帶著點賴皮的語氣,這與之前用普通話文縐縐的樣子判若兩人。
賴皮
溫習功課時間長了,中間休息的時候孩子開始耍賴皮了。躺在地下非讓媽媽拉他起身。媽媽把他拉起身之後,他又借勢向前趴倒,讓媽媽把他從後面抱起。不僅如此,每次他還提出技術要求,要先把頭部先拎起,不得觸碰其他部位,否則算違規。媽媽費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這個四十幾斤的大肉娃拉起、抱起。他又要媽媽把他抱到窗台上,把腿放在凳子上,按照一定姿式擺好。待所有要求滿足後,這才狡猾地一笑。
勇敢的“悟空”
等人無聊的時候,唯正拿著金箍棒在COD門外的廣場上玩耍。為了防止媽媽走開,他用金箍棒在媽媽的周圍畫了一個圈。媽媽為了防止他跑遠,威脅說要念緊箍咒。孩子一面耍金箍棒,一面來了個騰雲駕霧,但腳下一滑,棒飛到身後,他坐了一個大屁蹲兒,不過摔倒的動作還很瀟灑。孩子面不改色,起身拿起金箍棒,又是一通棒法。周圍的人直講very nice,媽媽則不動聲色,看孩子是如何自我調節的。這通棒法打完, 孩子面露難色,走到媽媽身後,扭捏個不成,又坐在媽媽大腿上,摟著媽媽的脖子,難過地齜開了牙。媽媽曉得他是摔痛了。果真,孩子一掀衣服,腰部有一塊地方蹭破了皮。“我受傷了!”孩子委屈地說,“我不能把手放下走路了,兩只胳膊都舉起來好了!”說著便舉起手,一副松鼠的樣子。媽媽被逗笑了,他也笑了,兩只眼睛變成了彎彎的月牙兒。
2 則留言:
我也要像 Lily 這樣帶孩子,讓他的童年充滿樂趣!您的文章,常給我很多啟發。這裡就是藏寶之地。
呵呵,我還真的想你的小傢伙呢。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