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娃兒狂迷國際象棋,每天必不可少地要下上幾盤。因玩不過電腦上設計的模式,每每便打老媽或老爸充當對手。被趕鴨子上架,我只好匆忙地去網上找了一點資料,囫圇地知道了國王、皇后、謀士等的基本走法,與娃兒對峙。
娃兒一副專業選手狀,時而擺棋布陣,支馬上士,守護陣營,時而放出蠻橫無理的皇后,在我陣營肆意橫掃千軍。每每我必處於下鋒,偶爾有覺醒處,威脅到娃兒的大將時,娃兒或者改悔棋,或者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他總要奪取最後的勝利。
我無心戀戰,總是使出破釜沉舟之式,對娃兒對子,這卻是娃兒最不喜聞樂見的,雖然他必得手,卻也禁不住抱怨這種玩法沒了謀略,最不可取。不過,娃兒也看出了媽媽的心不在焉,似在打發他一樣,於是便以博得勝利滿足虛榮心為目的,娃兒也不跟我太較勁兒。每晚我們的親子遊戲都在朗朗笑聲中結束。
而娃爸卻是個棋癡,原本象棋下得頗有水準的他一聽到孩子的央求,先是拒絕,因為不了解國際象棋。但最後還是禁不住娃兒的再三央求,答應先作下準備,學習學習。這時娃兒已覺得和老媽對峙純粹為娛樂,毫並丟兵卸甲的搏鬥感,於是不斷向老爸下挑戰書。他哪里知道,老爸也是一根筋的秉性,為了迎戰,特地去買書,上網搜索教程,也是一副孜孜尋找秘籍的範兒。雖然還不知如何擺放棋子,卻一開局就以三個十字軍護住國王,將庭中大將派駐重地,格局倒也開得廣闊。他聲稱是“西西里式”打法,來了個下馬威。娃兒起初不以為然,以為不過是花架子罷了,繼續自顧個兒地擺其陣法。可隨著老爸的步步逼近,只重制敵,不重吃棋子的手法,娃兒幾次進退兩難,眼睜睜地看著一員員大將只能袖手旁觀,而無參戰的份兒。末了,待老爸出其不意地吃掉他的皇后時,娃兒突地一裂嘴巴,先是笑,轉而是狂飆眼淚,最後是趴在老媽肩膀上狂哭不已。老爸原本還沉浸在旗開得勝的喜悅中,對娃兒這猝不及防的反應絲毫沒有準備。一家三口頓時無語,老媽和老爸互交換眼神,十歲的娃兒還是脆弱的,幹嗎非要製造一個絕對優勢的勝局呢?半晌,娃兒累了,跑到一邊去看書了(因為哭讓他感覺不到什麼優勢,還過是宣泄罷了,娃兒眾小就知道這個理)。為喚起孩子的優越感,老媽和老爸又下了一局,希望給娃兒鋪個路,引起娃兒的注意力。可娃兒還是不理不睬,似乎要和國際象棋絕緣般的,只顧個的在一旁看書。
晚睡覺時,擔心娃兒此刻的心理還有陰影,便訕訕地去提起先頭之事。娃兒一臉不屑地說,那是笑哭,樂極生悲了。看著娃兒自我良好地狀態,我也就不再哪壺不開提哪壺了。但總是想著,有一天,得引導著孩子知道更多的遊戲規則,但那也卻是我也不喜歡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