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2014

規矩有序

导游談到韓國整容史,先談審美觀。在外國人看來乏勞無神的眼袋竟是美容一大項目,據說是福氣的體現,通常酒店前台接待小姐都會整成大眼袋。韓國整容界對不同行業的整容者設計不同規格,化妝店小姐說不定就是三號鼻四號嘴,一切由行業和醫生決定。

談到最近火爆的星星,連導游自己都曉得,韓劇都是灰姑娘模式,但韓國人還是樂此不疲。在真實生話中,導游以自身為例,講了結婚的諸多規矩,其一便是要門當戶對。25岁后,父母都會代子女尋覓門當戶對者,對生辰八字,交換照片,然後相親。一切按部就班,少有差池。

前面提到女子婚嫁前必會自小與母親學會煲海帶湯。這海帶湯無論大小節日佛誕節、中秋節、新年還是家庭聚會,都是必備一道菜。究其原因,還與母乳餵養有關,據說這是道催奶食譜,而大小節日做這道菜還有向母親謝恩的這層涵義。

連時尚都是規矩有序的。復活節之際,兔耳朵成为时尚,来首尔特别市的小飞侠乐园"everland"的情侶个个都带兔耳朵。在统一模式下,兔耳朵倒色彩缤纷,甚至连男孩子也把把持不住,温柔可爱一回。



飲食

在韓國會發現,傳統韓餐中除泡菜中見蔬菜外,新鮮的幾乎近無。長期以往,腸胃的負擔相當重,所以韓國加入可溶性纖維的饮料大行其道,如若不果,更有專門針肠消化的酸奶,確保消化無障礙。而這些飲料和酸奶也加入玉米、蜜糖、桑葚果和蘆薈等口味,包裝也清新可人,類似國飲般受人歡迎。




而珍珠米飯,則如黃金般珍貴,不鏽鋼小碗里通常是拳头大小的米,加多一碗按1000won計算。不過,畢竟是精耕細作的一年一茬的作物,單用泡菜送米足夠香口。娃兒在這兒耳濡目染了米的矜貴,餐餐吃飯把米吃個精光。



一談到韓國美食,導游如數家珍,除了泡菜外,她說的最多,街頭巷尾賣得最多的一大傳統食物就是年糕。據說,任何韓國節慶日子都以年糕來慶祝。不同于中國年糕,韓國的更細,通常在大平鍋里用番茄醬翻炒,熱氣騰騰地很火紅。做法略單調,不過靠「過紅火日子」的意頭就足以站穩地位,后者絕對是韓國人更注重的。
1

燒烤




吃燒烤時,肉的擺放架式讓人體會到另一種飲食氣派:五花肉豬扒和雞扒都是大塊整燒,十分豪放粗獷。隨團lucky嫻熟地將一大塊雞扒置于燒烤爐中央,前后烤有五成熟時,剪落雞扒中央,后拎起左右兩邊,規則有序地剪成大小相若的雞塊。轉而一笑,露出兩只兔牙,有種與高大身型不匹配卻讓人有親切感的敦厚。

历史文化景观

诠释世宗大王时,导游特地翻出一万won,來講解世宗大王對韓國農業的貢獻。話說以農業為主的韓國,在這位大王的任期內得到長足改善,證據便是紙幣背面星像儀、節氣儀和測水皿的發明。這三種儀器都正經八本地擺在世宗大王銅雕前,任人瞻仰愐懷。大王前幾十米便是一位手執鋼刀的將軍雕像。将军的解释,对日本的民族仇恨不是杀人,而是对文化历史遗迹的掠夺与对风水的破坏。


(圖片是南山公園3d展的照片,哈哈)

(世宗大王銅像兩旁設有「護城河」,河上記載了重要年份的大事。)

(銅像上的文字符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