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到底,顶嘴到底,討價還價,专门跟家人反著干,用他的話「我的時間我做主」,厭學,喜看英雄人物,還富有時代特徵地「宅」。
具體表現:
老爸如果要求他多吃飯,他就以吃飯時要輕聲細語不說話為准則,讓老爸欲言又止;一次意大利餐廳沒有他素喜的肉醬面,頑主心 生賴皮,竟生生十五盯看披薩,抵制住了熱芝士散發出的誘惑,後是出于老媽苦口婆心兼威逼利誘的勸導,還是出于餓得咕咕做響的肚皮,如開竅般又愉悅起來,狼呑虎咽起來。分析下來,那小脾氣是做給老媽看的,有食欲是千真萬確的。后來,頑主表示,餐廳不錯,雖沒有肉醬意粉是個小遺憾,不影響他吃白汁意粉的選擇。
頑主「宅」的表現有:起床后直奔游戲,省略洗漱穿衣吃早餐等基本步驟。老媽催煩了,下了硬規矩,無基本步馬驟無游戲。頑主的策略是,找來定時器,恨不能像蜘蛛俠一樣五分鐘內完成指定動作,手腳并用,連叨嘮的話都不說一句,不過,末了把嘴邊的牙膏沫往老媽身上一蹭,興災樂禍似地聽老媽婆婆媽媽地抱怨。
頑主喜看三國,既崇拜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英氣,能娓娓道來哪五關哪六將,還在度娘上搜索關羽詞條;也喜歡曹操、張飛等性情中人的張顯:常被一些橋段逗得前仰后合,還講給老爸老媽,來個「眾樂樂」。曹操的徐州失守,氣極敗壞,道「八萬精兵守城池,即便是八萬個饅頭,也夠啃上一段時間,怎麼頃刻間就失守?」;張飛亦有同工異曲的論調,聽聞袁紹七十萬大軍輸給曹操,不屑道:「七十萬大軍就算伸直脖子給曹軍砍,也會砍上一些時候。」頑主學得維妙維肖,也很性情。
(待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