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2014

建設中的盧安達

因為酒店離市區較遠,如有交通堵塞,以2個半小時計算,就算畅通無阻,也是一個小時的行程。游車河成為每天進城的必須項目。朋友調侃,在盧安達最真誠友好的善意就是在市區的接送服務了。但這一路并不寂寞,有很多看點,一是各類勸吁司機規範駕駛的警告牌,二是安國兩家最大石油公司的加油站,三是沿途賣面包香蕉的本地百姓,四就是最具看點的中國工程公司、水泥廠、磚廠和建材公司的標志和廣告牌。單看這些標誌和圍牆所覆蓋的範圍,就能估計出該公司的實力和投資規模。而給這些工程提供物流和服務的第三產業也相應地打出小廣告,有餐廳、超市、診所等等一色中文的標示牌,有的甚至也做當地人生意,小小的廣告牌做成雙語。值得一提的是,若非身處非洲,街道上隔三差五地出現一些當地居民,完全可以把這里想像成中國某些地方的城鄉結合部,除了本地人的密集處外,綿延幾十公里的土地上都是熱火朝天的工程。




在城外中國援建的新城區,已經有安國公務員入住,儼然已是高尚住宅,與逃離內戰的貧民房形成鮮明的對比,住宅對面又是大片的中國工程公司,據說這將發展成一處新城。

因酒店的餐飲較貴,而且實在是不值,我們決定花去市內好一些的餐廳,而且還准備好一去一回4個小時時間成本。在盧安達坐車需要耐心,一個星期的短暫停留已足夠讓人訓練出來。大概是周末的緣故,餐廳預定全滿,我們這桌是餐廳主管特加位置,還幽默地加上一句a paisagem parece Manhatton, mas não é.

 
餐廳憑海臨風,美食除了能滿足味蕾,確實也有怡情作用,在一份filete de peixe a Viking過後,已經能靜靜安然地回顧這一天的行程。周圍用餐的客人都是葡萄牙人,一些中東和零星幾個中國人。大家進餐都是靜悄悄的,一些背景音樂給海灣添上了動感。

就在餐廳幾步路的轉角處,幾個本地人纏上我們。剛剛才回歸文明的心情驟然緊張起來。我們向前走了一段,那幫人跟上兩個,一前一后,嘴上不斷念道給點錢之類的單詞,雖沒有什麼暴力舉行,但明顯是在威脅,最後還是用錢打發了他們。他們在我們上車后,又揮了揮手,還送上飛吻,似乎是在宣稱并不光彩的勝利。回程2小時的車程,大家無語,我驚魂不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