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商販拿著幾本書向我們揮揮,一本書名叫Direito de Angola, 同行的法律同事調侃,這是他這次看到的第一個書店,而另一學文學的教授補充到,ambulante.
這些是去機場路上的小商販。
但宣傳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除了上述公路兩旁的標語外,這兩天一直司機一直播放的廣播也常聽到對待垃圾的勸籲,「Não deite lixo, a cidade limpa é o que nós queremos. Ninquem gosta de lixo.」做為口號略顯長點,但人稱化的使用,很容易說到心坎裏去,達到宣傳的目的。「島嶼」在一個狂歡的周末過后,并沒有垃圾亂飛,也許不是純屬巧合。
本地人的公共汽車是藍色小巴,類似國內「招手」。它小巧靈活,穿梭在大街小巷,在城市外圍的貧民聚集區更是隨處可見。
今天要搭的是去lubamgo 的內陸機。在換登機牌的時候遇到問題,每人手提行李不得超過五公斤,手忙腳亂一陣,把隨身行頭整理得可以直接出席會議的模樣后,無關緊要的便可拖運了。接下來的安檢是規範有序的,在侯機餐廳吃過prego和sumol,儼然又恢復到井然,或者說是回到了內心的井然,同事們又重新氣定神閒。
去lubango 的航班不是直航,要先到最南部的Ondjiva,然後折返。對這種航班安排偶充滿疑惑,同事的解讀頗具意味,這是要安撫邊疆民眾的策略性航班安排。葡式幽默加中式阿Q,讓折返再次起飛充滿樂趣,三十五分鐘就是descolar和colar。從整個行程安排來看,我們已經enrolar o fio,幾天后的回程便是desenrolar o fio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