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2015

時間都去哪兒啦?

        從小到大DIY并不靈光的老媽,從未信心滿滿地做過一件像樣的手工,但對眼前這個時鍾的制作還是滿意的,也獲得了娃兒滿是陽光的笑臉。其實,動力來自娃兒的執著,為了迎接一次DIY英語口語的考試,娃兒幾次推翻簡易的折紙DIY建議,自己上網找資料,確定做時鐘的方案。雖然裝時鐘鍾芯的時候也反覆試驗過,但一顆心始終懸著,直到裝上電池後,紅色秒針一頓一頓地跳動時,娃兒和老媽才稍微釋重,卻又為秒針是否能帶動分針,分針是否能帶動時針而緊張,待一分鐘的屏息後,待一小時的等待後,娃兒和老媽‘Give me five’式地宣告試驗成工。時間都去哪兒啦?為把厚厚的紙板裁成圓形,我們先後使用瑞士軍刀和裁紙刀,一毫米一毫米地把邊邊裁成圓形。曾經與娃兒探討過方形時鐘的方案,娃兒對這種投機取巧的方法不屑,於是還是踏踏實實地裁圓了。這裡,時間是堅持;為找到圓的中心,娃兒用了一個畫十字方法確定中心後,又擔心不夠準確,又找來記載小竅門的書本。這裡,時間是探索;為了給圓周劃刻度,過分相信直覺的娃兒信手拈來,在圓周上畫了十二個點兒,但隨即懷疑這種不均的分法,於是取來360度角度尺,重新逐一畫刻度。這裡,時間是懷疑和改正。 在把時鐘器安好後,裝上電池的那一刻,時間是等待,然後給了我們成功的欣喜。 回頭來看,其實,時間一直都在我們身邊,一直都在我們手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