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暖洋洋的下午,我和兒子去游夫子廟和秦淮河。這次,我避開了商業步行街,選擇了街側邊一個不起眼的古玩街。與熱鬧的步行街相比,這裡多了幾分安靜:細長的街道只有零星的幾個游客,沒有小販的吆喝聲,也沒有討價還價的亂耳音。大概是沒什麼人光顧的緣故,店舖的主人都站在街邊,或聚在一起打牌閒聊,或執著仿雙面繡的扇子,不慌不忙地扇走熱氣。兒子想買一只竹子做的小蛇,左顧右盼卻找不到店主。待店主被人提醒後,從一眾牌友裡面撤身出來時,只瞟了一眼小蛇,模糊地給出了一個價錢,然後又鑽入了那眾人群裡。看來,生意對這小老闆來說,倒是次要的。
兒子在字畫店前面擺的小玩意前面停下了。他執意要買一個放在水中的鴛鴦托盤。對我而言,鴛鴦托盤沒有什麼特別的,兒子卻好像欣賞藝術品一樣,蹲著那裡目不轉眼地看著那兩只不會動的小鳥。我拒絕了兒子的要求,兒子又否定了我的拒絕。我們這樣僵持著。坐在一旁的老闆娘笑了,‘媽媽也生氣了,寶寶也生氣了,阿姨不生氣。小寶寶,那你跟阿姨玩,讓媽媽走,好不好?’這幾句話很靈,兒子立刻放棄他的立場,轉而向我靠近,不再堅持買鴛鴦托盤了。
兒子拿著小蛇走在街上,偶爾嚇到一兩個女生。聽到別人發出‘唉呀媽呀’的尖叫時,小家伙卻毫無表情,真真像個勇士,緊握著蛇的頭,大步向前走。
2 則留言:
竹子做的蛇? 聽起來挺有趣的.
南京民間藝人真是心靈手巧,能化腐朽為神奇,將最簡單的東西琢磨成藝術品。那只竹蛇可算是sunny南京之行的戰利品。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