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008

姓氏圖騰

昨天在《明報》上看到一篇文章,講的是姓氏的來源。有研究指,上古時期,每個氏族有各自的圖騰,後來這些圖騰便演變為姓氏。報紙上列出了四十幾個姓氏的原始圖騰樣本,很有趣。其中,‘段’來自於對‘蛇’的崇拜,‘喬’來自圖騰‘蜥蜴’類爬行動物,‘朱’來自‘蜘蛛’。這裡也我的姓‘韓’的圖騰樣本,不過我只能分析出左半部分與‘太陽’有關,而另外一部與動物相聯繫的卻有些迷惑。與其說迷惑,倒不如說是不願意將自己的姓氏與某種動物聯繫在一起。這倒是讓我有時間想想姓名的淵源。

我家有個家譜,祖輩的姓名規矩是‘兩、三字原則’: 祖輩為三字姓名,父輩則用兩字姓名,而子輩則重新開始三字姓名。而所有三字輩的姓名,中間一字要照家譜執行,通常為一固定字。我屬三字輩,家譜訂中間名為‘立’,我這輩的名字便全為‘韓立(偉、軍、娜、…)’。這很容易造成名字上的重復,據說,我二哥的名字因與表姐的名字重復,改了幾次名。因為這家譜只由子孫傳遞,據說爺爺相當重男輕女,一聽到有男孫誕生就笑,一聽到生的是女娃便不作聲。我雖然不是男孩,卻是他十六個孫女中最小的一個,在家鄉被稱為‘小十六’,他對我還是很好的。經常會把別人送他的糖果保留好,待我回鄉下的時候拿給我。

沒想到這些姓氏圖騰還能喚起一些兒時的記憶,真是意外的收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