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個星期發下來的閱讀書是“丑小鴨”。這剛好是我小時候喜歡的故事。那時候,媽媽講故事的時候就說我是“丑小鴨”,有一天大了就要飛走。我那裡還不盡理解她的想法,只曉得“丑小鴨”長大後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於是總追著媽媽問什麼時候我才能長大,期待著快點長大。期待對我來說是那麼漫長,本以為睡一覺醒來,就長大了,可日子就是很慢,像媽媽打的毛衣,永遠都織不完。那時候,媽媽總是一邊打毛衣,一邊安慰我,“長大就是一眨眼的功夫”。那時,我總覺得媽媽在糊弄我。現在我也成為媽媽,開始了解這“一眨眼”的涵義。閉上眼睛,便看到從前那個憧憬長大的小女孩與媽媽撒嬌,倔強地要求長大;睜開眼面前就是一個頑皮的小男孩,需要我的呵護和注意,而我同樣地是擔心他有一天會飛走。
上大學後,我便離開了家鄉,先到北京,後又來到澳門定居。電話是我和媽媽最常用的聯繫方式。電話裡,媽媽有裡會講,她想我小時候的模樣,想念拉著我的手的日子。我笑她,她也笑自己,卻也辯解,想想總是可以的。
… …
那天穿鞋出門的時候,兒子突然想起了“丑小鴨”的故事。於是,我隨口問“丑小鴨”是誰。孩子笑笑指指我,又稱他自己是“飛”天鵝。他強調了“飛”字,就像媽媽說的,孩子長大了就是要飛走的。
4 則留言:
如果丑小鴨根本是丑小鴨而不是天鵝, 那將會是一個悲劇嗎?
我媽也經常說,過了十八歲,一眨眼以後便是三十了.那時我想應不會那麼快吧,現在看看自己,那十年光景確是過得很快呢!
對, 丑小鴨總有一天會變成天鵝,跟另一隻天鵝飛走.
然後把一堆丑小鴨丟給你.
如有一天對“intelligence”的認同度超越對“appearance”追求程度時,悲劇就屬於沒頭腦的人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