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hour的啤酒時光
去布城之前,就已垂涎那裡的啤酒,據說布城的啤酒都是在修道院釀造出來來的,一看大腹便便的修道士便知道這啤酒有多誘人,以前常喝的Stella Artois就是其中的一款,聽說還有蘋果等多種品味的水果啤酒。到了布城後,借著這種happy hour的酒吧文化,每到周五便跑去離住所最近的多毛金絲雀酒吧(the Hairy Canary),誓言喝遍那裡的所有啤酒。酒吧位於布城舒曼中心,大概是離歐盟各大機構近的原因,連酒吧也是歐盟文化,以英語為主要溝通語言,反而講法語的少而又少。剛開始,心高氣勝,一開口就叫1000ml的大杯生啤,叫的還是黑啤,不知情的吧台小伙子以為來了老饕,熟練地推過來冒著小泡沫的Liefman. 第一次喝得有點高,半夜還和同學們去了Ambroixe花園蕩鞦韆,像其他幾個瘋丫頭一樣地大喊大叫。後來略有收斂,只叫500ml的黃啤,再探索一些水果啤酒。最喜愛的是Kriekbier 櫻桃啤酒,裝在高腳杯裡,看著像紅酒,少了一分豪氣,多了幾分優雅。離開布城前與幾位導師的酒吧聚會,叫的也是這種啤酒。幽幽的燈光下,任何堅硬的話語都放柔和了,6度的酒精提供的愉悅度讓人變得更為寬容。
多毛金絲雀旁邊還有一家喬伊斯酒吧(James Joyce),玩音樂的人會不定期地在這裡舉辦小型演唱會。兩個導師就和朋友們在這裡搞了場小型音樂會。平日休閒隨意的巴西藉瑪麗導師打扮得高貴迷人,在她老公的吉它伴奏下傾情演繹巴西bossa nova,這對Once現實版的夫婦早在大學戀愛時就開始表演賺些生活費。十幾年過去了,他們早已成為出色的口譯員,但依然抱著對音樂的熱情,時不時搞些創作,於業餘時間做表演。我們也跟著哼哼,跟著那份足以繞梁的熱情和執著搖擺、釋放。
做個吃客
在布城過家家的日子。R小姐擅長做沙律,她是典型的太太型,喜歡逛超市,逛家用品店,品嚐美食,和她在一起,胃口會很好,日子也因此美好了許多。一起去斯特拉斯堡,途徑盧森堡,買了吞拿魚包做便当,一邊吃,一邊打評,竟然打出十分的满分。那吞拿魚确实咸淡適中,蛋黃醬的濃度剛好调出鱼的鲜味,黑點脆包外脆內松,十分迎合口感。相比之下,后来在巴黎北站買的法棍硬得能來防身,不能同日而语。到了有世界一流轻轨的斯特拉斯堡,街头闲逛,無意鑽進一家副食品店,看著那些专做下午茶的芝士餅、肉餡饼(tart), 无需交换眼神,R小姐便得灵犀,不負我望,選出來的點心,一經加熱散發出濃郁的奶香……兩顆寒冷中凍得顫抖的心情借机休整了一下,虽然是用塑料小勺子一口口的品嚐,卻仿佛置身于法國五星級酒店,难以掩饰洋溢于面孔上的贵妇加小资情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