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次,這個階段的反叛和智慧體現在“貧嘴”上。
在前一階段“接話”“插嘴”的基礎上,孩子更加注意父母的口頭禪,模仿之餘,還開始自嘲。拿今晚的複習開講。唯正默寫英文的時候寫得一塌糊涂,媽媽當即學孟母,懲罰孩子所有寫錯的詞抄寫五遍,抄寫如果出錯的話,再寫十遍。這一招雖有體罰之嫌,但行之有效。待孩子寫完一大篇字後,抬頭小聲問行不行的時候,看見媽媽仁慈地點過頭後,竟然自嘲,“終於逃過這難了”,成功利用了媽媽惻隱之心,展示不錯的心理素質。後來媽媽遞上數學練習時,孩子嘆到,“這真是七七四十九難,我差一點就變成唐僧了!”待媽媽檢查出一道乘法題出錯時,唯正道,“我這種專業人士怎麼可能出錯呢?”最後他確認是馬虎出錯時,又滑頭地狡辯,“我這種專業人十當然會出錯了!”
好就好在這“貧嘴”還是知識型的,否則我肯定變成虎媽。因為孩子自然科學書籍看得多,有些問題媽媽也會請教他,比如豹子和老虎身上花紋有什麼不同,白堊紀與侏羅紀恐龍的不同,鍬形蟲與獨角仙都是什麼昆蟲之類的。而孩子也會用他知道的那些給媽媽來了“百萬富翁”式的題目,比如:孫悟空身上有幾個“金”字。
不過,有時這“貧嘴”也像耍賴。因為唯正看得書多,認的字也多,在學校裡還被語文老師整天叫去領讀,就對中文產生了無比的自信,就算是不認識的字他也試著去讀,總之他自我感覺良好,什麼都能讀,什麼都能講。於是,經常發生的事就是,他跟我說一句有很多難詞的話,我懂。可他單獨跟我說個什麼詞的話,我經常找不到北。那天,他問我“肖雲”,我想了一會兒,才知道他指的是趙雲,因為在澳門學繁體字的原因,有的字他只會讀部首,所以我得繁簡轉換去解讀他的詞。還有一次,孩子問我找“赤虎之戰”那本書,我不解,他解釋說是“壁虎之戰”,轉念一想他指的應該是“赤壁之戰”。再一次,唯正讓媽媽找圖紙上找恐龍,把“玲盜龍”說成“玲次龍”,媽媽知道孩子的認字本事,指出他讀音的錯誤,孩子卻委屈道,“人家不認字呢!”
在前一階段“接話”“插嘴”的基礎上,孩子更加注意父母的口頭禪,模仿之餘,還開始自嘲。拿今晚的複習開講。唯正默寫英文的時候寫得一塌糊涂,媽媽當即學孟母,懲罰孩子所有寫錯的詞抄寫五遍,抄寫如果出錯的話,再寫十遍。這一招雖有體罰之嫌,但行之有效。待孩子寫完一大篇字後,抬頭小聲問行不行的時候,看見媽媽仁慈地點過頭後,竟然自嘲,“終於逃過這難了”,成功利用了媽媽惻隱之心,展示不錯的心理素質。後來媽媽遞上數學練習時,孩子嘆到,“這真是七七四十九難,我差一點就變成唐僧了!”待媽媽檢查出一道乘法題出錯時,唯正道,“我這種專業人士怎麼可能出錯呢?”最後他確認是馬虎出錯時,又滑頭地狡辯,“我這種專業人十當然會出錯了!”
好就好在這“貧嘴”還是知識型的,否則我肯定變成虎媽。因為孩子自然科學書籍看得多,有些問題媽媽也會請教他,比如豹子和老虎身上花紋有什麼不同,白堊紀與侏羅紀恐龍的不同,鍬形蟲與獨角仙都是什麼昆蟲之類的。而孩子也會用他知道的那些給媽媽來了“百萬富翁”式的題目,比如:孫悟空身上有幾個“金”字。
不過,有時這“貧嘴”也像耍賴。因為唯正看得書多,認的字也多,在學校裡還被語文老師整天叫去領讀,就對中文產生了無比的自信,就算是不認識的字他也試著去讀,總之他自我感覺良好,什麼都能讀,什麼都能講。於是,經常發生的事就是,他跟我說一句有很多難詞的話,我懂。可他單獨跟我說個什麼詞的話,我經常找不到北。那天,他問我“肖雲”,我想了一會兒,才知道他指的是趙雲,因為在澳門學繁體字的原因,有的字他只會讀部首,所以我得繁簡轉換去解讀他的詞。還有一次,孩子問我找“赤虎之戰”那本書,我不解,他解釋說是“壁虎之戰”,轉念一想他指的應該是“赤壁之戰”。再一次,唯正讓媽媽找圖紙上找恐龍,把“玲盜龍”說成“玲次龍”,媽媽知道孩子的認字本事,指出他讀音的錯誤,孩子卻委屈道,“人家不認字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