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013

帶娃飯后散步,娃已經騎著調成2檔的變速車把老媽落在後面。老媽也不急,因為與娃商量好,斑馬線前一定要互等。訂這規矩的是老媽,因為男娃對速度有孜孜不倦的追求,待有自我滿足感後,適當的等待剛好培養一下他的耐心。當然,直接原因是不放心娃一人過馬路。娃待老媽走近,說了句恭喜。本以為孩子頻嘴,便應道,恭喜老媽速度越來越慢了。娃一笑,老媽的頭髮終於長長了。

對於孩子們來講,父母的形象有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他們的“自我”。這種“自我”在父母身上無形的投射體現在娃對父母的要求。娃希望老媽留長髮,老媽做到了。

老媽以微笑接受了孩子的贊美。那是一種默契的信任。

當晚,與娃一起玩英語發音繞口令,娃主動請纓指導老媽,還指出了一兩個停頓問題,老媽欣然接受建議。老媽順勢也要求娃改掉啃手指的習慣,娃這次不再是口頭應付:除了去書中找辦法外,還在睡前伸出手給老媽檢查,而且坦白了一下今天白天又咬了哪幾個手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