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2013


生活雜記

          早晨九點出門買報紙的時候,正遇上垃圾車收垃圾。這個點兒正是上班高峰時段,因為一些私人公司九點半上班,偌大的一個藍車攔在路中央,引起許多司機的不悅,除了耽誤時間外,那氣味也夠影響心情的,因為不分類處理,所有東西放在一起發霉、發酵,可想而知那一股股味道。
         於是捏著鼻子繞路而行,這一瞬間,想到墾丁的垃圾車,一路叮噹叮噹地播放小曲,雖然尖銳,卻不足以刺痛耳朵,足夠引起兩旁店鋪的注意。各家各戶聞聲,笑盈盈地拎出幾個扎得密密實實的大塑料袋子,在路旁等候。那幾個袋子都是商戶分好類的垃圾,可以回收的紙類、玻璃、塑料,以及不可回收的廚餘和其他垃圾。因為是定時收垃圾,時間設在下午四五點,正是午睡後時光,街上還鮮有人群,連通行的車也較少,比較壯觀的便是各類垃圾袋了。
         大概是這個原因,大街上也沒有垃圾筒,想扔個什麼東西就要自己備個垃圾袋,回到固定住所後再處理,和日本的作法一樣。這對於有幾年經驗的媽媽而言,再自然不過,從孩子一出生處理各類瑣碎事物、安排各種物件而逐漸養成的習慣便是,第一眼望上去,便想著如何歸類以及安放位置。所以,媽媽身上從來不缺少紙巾、濕紙巾,各類裝有生活小用品和急救小物件的袋子和備用袋。對本人而言,適應起來無困難。

        這可以視為墾丁地方政府推出的一個較人性的便民措施。墾丁做為旅遊景點,原住民便是靠海吃海,做遊客生意。做為一個旅遊消費者,此次旅行便是讓人覺得“誠信”兩字是可信的。先從網上訂票說起,一些接送細節透過伊妹兒敲定,沒有放鴿子、亂收費以及所謂黑車的插曲。由高雄機場去墾丁,因預定的車在市區內接人,聯絡方特別安排出租車接送,司機一路有說有笑,向我們介紹當地的旅遊,順利交接後還幫助搬運行李。回程訂的是同一家公司,本來我們訂的是大車,剛好公司大車滿額,公司就派來一輛小型專車,中途還在便利店停靠讓我們購買所需用品。本以為要加收服務費,因為小型專車的價位是大車的兩倍,但公司只收取大車的乘坐費,多一分也認為不符合誠信的原則。後來才了解到,公司的老闆就是本地人,既沒有所謂公共機關的官僚氣,也不喜歡一些企業文化的僵硬死板,以顧客便利為本,利己利人,大家皆大歡喜,以後見面亦是朋友就是他們的工作原則。

        既然思緒已經拉回到墾丁,就再講一下幾件讓人感到縷縷溫馨的小事。去墾丁的路上,大部分時間我和老公都在昏睡,只有娃在看車上的“地心冒險記2”,以電影的長度來衡量機場和墾丁酒店的距離,還是頗有距離的。我們住的是福華酒店,是老公上次單獨來墾丁打前站後強烈推薦的。酒店大堂以高山族雕像迎客,休息處擺滿以高山族頭像做裝飾的黑木坐椅和長凳。娃很感興趣,挨個坐了一遍。稍做修整,俺們就迫不及待地直奔海邊,在夕陽斜下的細沙下帶著娃兒留下串串腳印,那海岸真是乾淨,被海浪打上來的只有歡快的浪花,遊人並不多,娃被沙堡吸引住了,竭力加固被回浪穿透的圍墻,不一會兒,便也成功地挽住一些海水,然後觀察海浪如何裡應外合地把圍墻抹平。娃媽借著海風把乘車的倦感驅除,內心猶如一個音符,隨著浪花一拍拍地跳躍。
 

         當然,這些細緻的點點滴滴積累起來,也構成了自己和家人的台灣情節。因為家人的信用卡是與航空公掛鉤的,每次到換取機票的時候,家人都毫不猶豫地選擇台灣,即使去了再去也還是喜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