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2006

水兵對水蟹

最近由於《達文西密碼》一書被改編為電影,法國再度成為旅遊熱門地。旅行社打出“解碼”之旅的招牌招攬游客,將書中提及的羅浮宮列成熱門景點。可這種借丹˙布郎的思維重塑對《蒙娜麗莎》的思考有味道嗎?一位去過法國留學的朋友曾告訴我,法國人認為,看《蒙娜麗莎》的微笑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據說,閉左眼時,她在對你微笑;閉右眼時,她在對所有人微笑。

剛好有個同事要去法國旅行,臨行前想跟我學點簡單的法語。我教給她的第一句便是,“Parlez-vou anglais? (你會說英語嗎?)”只有這句話學會後,才能交流。也許,去法國不會講法語反倒是件好事。如果法語只學得些皮毛,但對法國人講的又快又地道的法語反應不及,結果還是聽不明白。不如都講英文好了,反正“水兵對水蟹”。廣東話的“水兵對水蟹”解為“半斤八兩”。法國人的英文講得也不好,剛好應了旅遊者用簡單英語溝通的願望。

試想,我這個同事去了羅浮宮,是依靠旅行社編寫的簡單地圖,能悟出某種神秘感?還是應該聽聽法國人的講解,交替閉上雙眼體會《蒙娜麗莎》的微笑?相信“水兵對水蟹”的情形還會出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