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讀新聞時,看到了中國貨船在亞丁灣遭遇索馬裡海盜襲擊的一則新聞。中國船員在甲板上與九名海盜對峙一個半小時的故事頗為有趣。海盜身備高精武器,卻光著腳,似一群來自叢林會武槍弄劍的猿類。細想一下,這些沒受過任何教育沒有什麼常識的猿類才真正可怕。果然,在被灌以汽油無法呼吸後,這些猿類厚顏無恥地喊叫談判,條件倒也不苛刻,不過要幾雙鞋子。在穿上鞋子、有了人模鬼樣後,他們繼續攻擊海員,“信用”這個詞對他們而言,過於現代了。更諷刺的是,面臨馬來西亞空軍和其他國際支援的夾擊,這幫人倉皇撤離之際,還理直氣壯地要求中國貨船為他們提供汽油,大概他們沒想到剛纔被灌到頭上的汽油已經是貨船上唯一的“彈藥”了。海盜最後終於棄中國貨船跑了,損失了點彈藥,卻賺回了幾雙代表現代文明的鞋子。他們真是太“逍遙自在”了,讓人出離地憤怒而印象深刻。
中午閒暇時想起了那位滿腹經綸的方少爺,上世紀三十年代他是坐渡輪由歐洲大陸經香港回中國的。同樣是船,方少爺在潮濕悶熱的天氣裡經歷的是與鮑小姐,蘇小姐那些風花雪月的事了。這是故事的引子,學哲學的方少爺高明的地方在於,他從來不去“要”什麼,連留學的資金,逢場作戲的情感,甚至是愛情,都是自投羅網的。原因在於,他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留洋“博士”,別人也是講信用的。所以方少爺在那個年代也活得夠“逍遙自在”。錢先生的幽默不斷地給讀者創造驚喜,沒過幾行就讓人樂兩下。據錢先生說,他這部小說也是反映當時社會上一類人的心態的。
晚上給孩子讀格林童話中的《萵苣姑娘》(Rapuzel),故事的結局一如既往地被改編成皆大歡喜的結局,“從此,王子與萵苣姑娘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孩子聽過了故事,歡喜得直笑,沒有任何不愉快的心理,也沒有提出“為什麼”之類的問題。這反應一如年前讀的幼兒版《青娃王子》,結局愉快得既不痛又不癢,所以忘得也快。看到德國經典童話被如此“美容”後,我這麼一個普通讀者的母親都想與出版社翻臉。
好的故事出現在現實社會裡,象牙塔裡的故事被普世化了。
1 則留言:
我超喜歡Rapuzel的故事, 覺得那長髮公主很夢幻...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