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2010

可不可以說
















借用詩人的一首詩名來做這篇文章的標題。這也是七歲唯正現在最常使用的一句問話。可不可以說"一條鯨魚"?語感上覺得沒什麼問題,可中文的量詞使用就是複雜,“鯨魚”不是魚,是哺乳動物,說成一條好像不妥,好比說“一條獅子”那麼彆扭,還是說“一頭鯨魚”好些。我的這個解釋在唯正那裡行不通.......還是詩歌的境界好,龍鬚糖可以萬萬歲。

“萬歲,萬歲,萬萬歲”是唯正現在的口頭禪,有時還加上“皇上皇上萬萬歲”,一做成功什麼事就嚷嚷這句話。我說那是古代封建社會的事,那時候有皇上,他不想死,所以就讓人民這麼喊。我這個解釋已經夠通俗化了,可孩子還是問什麼是“古代”(真應該讓他看央視的“三國”),有沒有六萬五千年白堊紀那麼久遠?還問“皇上”是不是都是女的(這個深受紅太狼影響)?什麼是封建社會?......這些問題沒解決掉,唯正還是開口閉口一個“萬萬歲”。

那就喊下去吧,連龍須糖都能萬萬歲呢!這是我偷懶的藉口,否則我又要背上“最愛講大道理媽媽”這個盛名了。不行,咱得歇歇,這麼重要的事得交給小學歷史老師。估計唯正最喜歡的口號就是“恐龍恐龍萬萬歲”。家裡明明有人體各類器官的書籍,可唯正偏偏拿著暴龍的器官圖來認識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他不明白為什麼暴龍的食道那麼長?尾椎怎麼那麼多?為此,孩子大白天地把客廳窗簾都拉上,打開台燈,營造出洞穴裡微微的亮光,拿出他一堆的恐龍寶貝,在沙發上和“他們”對話。

自從他看了《阿黛拉的非凡冒險》後,總相信他的恐龍蛋會孵化,天天做一些讓“我”感動的事,和“他們”一起講故事,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性,蒐集世界各地恐龍模型。看到搞科研的朋友說人家是“考古學家”;專門去了北大考古系採風,還對考古系的博物館沒有收錄恐龍化石深表不滿;甚至在佛祖面前許願都是擁有更多的恐龍玩具。好在現今世界的海洋生物和森林動物闖入了他的世界,否則我都快回到一億年前了。

現在他的問題就是森林動物與草原動物的區別,還有獅子老虎豹,哪個會游泳,哪個會爬樹,以及將所有森林動物和草原動物都要排列成一個最簡單的食物鏈.......最後造成獅子吃老虎,老虎吃豹....河馬吃長頸鹿,長頸鹿吃松鼠......這絕對是那個三塊錢動物棋的誤導(可憐我就是被這麼教育長大的),孩子的思維也訓練得直線似的,還要我這個被掃盲者再給他掃盲。

說到掃盲,這次給姥姥就中國現代史中國共產黨的幾次改名補了一課。她給孩子講抗日戰爭時期“小兵張嘎”的故事時,還用紅軍這個字眼,這個字眼大概太深入人心了,我再三解釋,姥姥才肯接受,還一開口還是說錯。後來我也想明白了,還是個“可不可以說”的問題,這八路軍也是“紅軍”改名過來了,除了用詞不精確之外,指的也是同一批人。反正又不是在做翻譯,就讓這個繼續講有她個人特色的“小兵張嘎”和“雞毛信”故事吧。
可不可以说 ---- 西西

可不可以说 一枚白菜 一块鸡蛋 一只葱 一个胡椒粉?
可不可以说 一架飞鸟 一管椰子树 一顶太阳 一巴斗骤雨?
可不可以说 一株柠檬茶 一双大力水手 一顿雪糕梳打 一亩阿华田?
可不可以说 一朵雨伞 一束雪花 一瓶银河 一葫芦宇宙?
可不可以说 一位蚂蚁 一名曱甴 一家猪猡 一窝英雄?
可不可以说 一头训导主任 一只七省巡按 一匹将军 一尾皇帝?
可不可以说 龙眼吉祥 龙须糖万岁万岁万万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