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學業優異獎,除了獎狀,學校還給了張50圓購書券。其實,孩子去年也得了個這獎,也有這麼一張購書券,可我這做媽的給忘記在櫃子中,在孩兒爸的提醒下才翻箱倒柜弄出來。孩兒爸對這獎特得意,稱這獎也有他的功勞。
我們家在孩子學習上的分工十分明確,孩兒媽負責語文和常識,這需要情商高的人來輔導;孩兒爸負責數學和英語,給孩子講得通的時候就狂用邏輯,講不通的時候就搞題海戰術。總之,孩兒爸確實有點方法,我原來帶孩子英文的時候每天複習不說,還專門做了生詞卡片,每到考試前還起個大早給孩子做考前輔導,可成績就是不理想。於是,我改編策略,威脅利誘的話一大堆,結果孩子測驗打小抄,情急下向老師吐出實情,媽媽說要給報補習班。那次孩子的成績只得三十三分,於是爸爸接手英文。孩兒媽剛好去布城出長差,三個月回來後便對孩兒爸的教育方法刮目相看,孩子英文上9字不說,還得了個學習進步獎。這似乎成了老爸的談資,每說到孩子的教育,就底氣十足,成績那些硬指標都擺在那兒呢。
孩子把一年購書券給了來澳門玩的表姐,自己捏著一張。表姐很快選了一本台灣書,可他在書店轉悠了半天,又是坐在地上看書,又是在文具櫃前徘徊,最後匪夷所思地決定什麼都不買。問其原因,表示這50圓得來的不容易,覺得什麼都不值得一買,要做個“守財奴”。後來知道這書券過期作廢,才精挑細選了幾樣文具,而且聲明,不酷的東西一概不要。他最得意的便是文具盒右上角那個骷髏的貼紙,說不定能成為下一年繼續獲獎的動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